在电缆的实际并联使用中,以单芯电缆并联居多,单芯电缆实际并联使用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敷设方式的影响,其实际的载流量不一定能够满足实际负荷的需要,实际使用中可能会出现过载现象。
现实生活中,当6根电缆没有间隔的并排安装放置在空气中时,其电缆的实际载流量就只能达到理论载流量的百分之60左右。如果这时只按照电缆的理论上的负荷,不按照实际的安装情况进行调整的话,这种情形很可能就会造成电缆在实际运行中常常处于满负荷的状态中,致使电缆在通电运行下出现发热现象。因此在电缆的并联敷设过程中其实际载流量不是简单的存在"1+1=2"的关系,很可能出现"1+1=1.5"甚至出现"1+1=1"的现象,造成电缆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严重发热现象。
这里我们用一个例子说明,例如功率为570KW,额定电流是1140A的三相异步电动机负载,采用两根YJV-0.6/1KV-1*300的电缆并联进行供电,按理论设计计算给定值,YJV-0.6/1KV-1*300单根电缆在空气中敷设起理论计算载流量约为750A,两根电缆的理论并联载流量可达1500A左右,完全可以满足设备的实际使用需要。假如有32根电缆全部在一个桥架上随意安装,并且上面所说的并联在一起供电的两根YJV-0.6/1KV-1*300也位于其中。
从相关资料中查阅可知,电缆在空气中没有间隔的乱堆积安装后,其实际的载流量将会降低到理论计算载流量的百分之60。也就是说原来的电缆的实际的载流量应该为1500×60%=900A,这样每根电缆应该分配到的实际载流量是450A,与理论上的载流量750A少了将近300A,这样电缆在实际使用过程就存在严重过载发热现象。而且实际敷设电缆的根数又远远多于6根,那么实际电缆的载流量可能比900A还要小。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有人说再并联一根相同规格的电缆用来分担其他两根电缆上分配的电流,现在我们从理论上先假设计算一下,三根电缆并联后,负荷电流的实际分配情况,假设3根并联使用的电缆长度都为1公里,敷设温度全部按20℃计算。并且并联的两根YJV-0.6/1KV-1*300电缆的导体电阻完全相同。但是在实际中,因为电缆的制造工艺问题,电缆的电阻不可能达到完全一致,导体电阻还是有微小的差别。
在实际计算过程我们忽略上述影响。20℃铜导体最大直流电阻铜芯300mm2为0.0601Ω/km,120mm2为0.153Ω/km,1140A的电流的实际分配计算120mm2截面分配电流为(0.0601*0.0601/0.153*0.0601+0.153*0.0601+0.0601*0.0601)=187A,剩余300mm2截面的上分配的电流为953A,而每一根300mm2的电缆上实际流过的负荷电流为477A左右,这样的情况下电缆的实际通电依然存在过载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