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是电线电缆的核心构件,是传输电能和电信号的载体。评判导体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是20C直流电阻(Q/km)。国标GB3956与IEC60228等效规定了各类导体的直流电阻值(见表1.2)。本手册所有表格中的直流电阻值都是标准值,即导体20°C直流电阻的最大值,是考核导体的有效指标。
为了便于比较导体材料的优劣,人们不仅规定了各种材料的电阻率,还引入了相对导电率的概念,即以退火电工铜线(即软铜线)20°C时电阻率为0.017241Q.mm/m(或17.241n2.m)的相对导电率为100%IACS(IntemnationalAunealedCopperStandard-国际退火铜标准)作为标准导电率,从而就有了表1.1中所列各种导体材料的导电率。
影响导体导电性能的因素很多,诸如材质优劣、硬软状态、温度高低、绞线结构和导体截面。一些不法制造商为了赚黑心钱,往往偷工减料,在导体上做手脚。--些用户为考核电线电缆质量,往往提出测量导体直径、称量导体重量、计算导体截面等办法,以导体标称截面值为依据,与制造商较量,结果是未击中要害。因为“导体标称截面”是标称值,而“标称值”只是--种名义称谓,不规定取值偏差界限,不等于“标准值",不能作为考核依据。在电线电缆标准中,有许多这样的“标称值”,如电缆的外径、重量.工作温度、载流量、工作电压等等。而“标准值"必规定偏差界限导体直流电阻有“不大于”,绝缘厚度有“不小于”,架空导线拉断力有“不小于”,等等,这些都是考核电缆质量的依据。就电线电缆导体而言,满足直流电阻指标是最重要的,材料好,截面可以小一些;材料差,截面必然大--些。一-般来说,导体的实际截面都比标称截面小1%左右。
导体的直流电阻是导体的一个基本技术指标,但它不是导体工作时的电阻。导体工作时的实际电阻与导体作温度、电流的性质(直流或交流)、导体截面大小和结构状况(趋肤效应)以及敷设状态(邻近效应)等有关。常用的电缆导体的交流电阻见表4.1。
鉴于铜铝资源的状况,铜可能是地球上最早枯竭的矿产资源。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问题,以铝代铜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就电线电缆导体而言,由于铝的强度较低,拉制细线比较困难,目前加工5类和6类软导体还不现实。但截面面积4mm以上的电线电缆完全可以放心采用铝导体,大力推行以铝代铜,既可以保证传输功能,又可以降低投人成本,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于国于民都是有益的。2类导体(即紧压绞制线芯)是应用最多的电缆导体。一般紧压系数(或填充系数)为0.9以上,即导体外圆截面内的空隙面积小于10%。绞制线芯经过紧压,提高了导体结构稳定性;缩小了导体外径,可减少绝缘和护层材料,从而降低电缆重量和生产成本;同时有利于实现导体纵向阻水,是工厂生产能力水平的体现,但不是考核电缆质量的技术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