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压接分局部压接和整体压接两种工艺。
(1)局部压接。局部压接就是将连接管或接线鼻子接管部分(对于连接管是四个点,对于接线鼻子是两个点)压接成特殊规格的坑状。
局部点压顺序和压坑间及压坑边缘的距离示意图如图4-46所示。每道压痕位置的选择应按连接管或端子圆简上标定的位置和表4-5规定进行:压坑轴向中心线或六角形整体压接中其内接圆对边的中心线均应在同一直线上。压接程度以上下模接触(指液压钳)或达到压钳规定的有效行程为准。每压完-个压痕,应停留10~15s,然后除去压力。压好后用细齿锉刀锉去压坑边缘及连接管端部因受压而翘起的棱角,并用砂纸打光,然后用蘸有汽油的棉布揩干净。对油浸纸绝缘电缆的导体连接接头用加热到120~130°C的电缆油冲洗,以除去潮气及污秽,然后再包绕接头处的绝缘。
对6kV及以上的电缆,若采用局部压接,其压接后应在连接管表面包--层金属化纸或两层铝箔,以消除因压坑引起电场畸变的作用。对于纸绝缘电缆应先用沥青绝缘胶(或环氧树脂)填实压坑,然后再绕包金属屏蔽。接线端子则可根据要求,不一定要填实压坑和包铝箱等。
根据运行经验,局部压接的质量优于整体压接,其原因是局部压接时压坑的形状特殊,在运行中铝接管不易扩张,即能保持稳定的压缩比。但局部压接的缺点是:①接头的连接管压接后压坑的变形较大,会引起电场畸变;特别是在高压电缆中一定要采取防电场畸变的措施;②在纸绝缘电缆的户内头上,容易从压坑表面渗漏电缆油。局部点压后的断面如图4-47所示。
局部点压后的断面尺寸,可用外卡尺检查,并应符合有关规定。检查局部点压用外卡尺。
如图4-48所示,图中h为压坑深度,h为剩余厚度。压接部位表面应光滑,不应有裂纹和毛刺,所有边缘处不应有尖端;坑压的压坑深度应与阳模应有的压人部位高度一致,坑底部应平坦无损。其压接接头的电气和力学性能的要求,执行
《电缆导体压缩和机械连接接头试验方法》(GB/T9327-。1988)规定。
(2)整体围压。整体围压是沿整个连接管或接线端子接管部分均匀地进行挤压。图4-49所示为整体围压示意图。它须分两次或多次进行,各次压接的顺序与局部点压不同。为使压接处平整,各施压段可以互相重叠1~2mm。压接铝连接管会因蠕变而伸长,为防导线从管壁退出,应从导线端部开始压接。它的优点是压接管比较平直、形状好,容易解决连接管处电场过于集中的问题。因此应用也较广泛。压钳操作方法,应按压钳生产厂压钳说明书规定的程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