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煤炭两个行业的去产能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昨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化解过剩产能将造成一部分职工被分流安置。据初步统计,煤炭系统涉及约130万人,钢铁系统约50万人。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煤炭和钢铁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在850万左右,这意味着被分流安置职工的比例超过了两成。业内认为,化解钢铁煤炭的过剩产能,必然会带来职工重新安置问题,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地方政府对于分流安置职工将不会有太大压力。同时,企业精减人员后,用工成本也将降低,从而保障企业渡过困境。

推荐:你不知道发电机的种类介绍

钢煤行业分流180万人
推荐:沃尔沃柴油发电机组的进水怎么处理
压缩产能,处理僵尸企业和亏损企业,势必会引发人员调整甚至失业等副作用。昨日,尹蔚民指出,由于钢铁和煤炭两个行业作为本轮化解产能过剩的切入点,人社部对这两个行业做了初步统计,煤炭系统分流安置职工约130万人,钢铁系统分流安置职工约50万人。
推荐:修理柴油发电机气门弹簧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事实上,上述数据并不太出人意料。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迟京东表示,目前中国钢厂人均年产钢量约为300吨,按照今年1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再压缩粗钢产能1亿-1.5亿吨的目标,此轮钢铁去产能意味着将有50万左右的钢铁职工面对调整或重新选择。
与钢铁行业命运相仿的还有煤炭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加上进口煤冲击,导致煤价出现断崖式下跌,下跌贯穿了去年全年。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煤炭产量36.8亿吨,高于国家能源局核定的合法产能34亿吨/年,环渤海动力煤指数则由2015年初的525元/吨降至年底的375元/吨,降幅达28.6%。
2月初,国务院发布《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明确了煤炭去产能的政策着力点和进度,即要求煤炭行业在近年淘汰落后产能基础上,用3-5年时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较大幅度压缩煤炭产能,适度减少煤矿数量。当时就有业内人士分析,如果按照人均年产量换算,涉及调整职工超过百万人。
“现在,在分流安置职工方面,除了按照压缩产能核算外,各省也都出台了钢铁、煤炭压缩产能目标,不少钢企也迫于减产和经营双重压力,提出了自己的人员精减计划,从煤炭、钢铁企业艰难的生存现状看,实际被分流安置的员工数量可能要高于180万人。”一家大型钢铁集团相关工作人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