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是煤炭资源与产销大省,也是国家新兴大型煤炭示范基地,2013年原煤产量达到4.93亿吨,稳居全国第三位。陕西电力工业在本省乃至西部省份占有重要位置,是国家在建的西电东送基地,2013年发电量1493亿度,占全省能源产业产值的16%.围绕煤、电两业发展,近年来我省一直有两种经济观点博弈:一是主流声音。力推煤转电、煤转化工、煤(电)转载能工业的“三个转化”战略,求取现实与长远利益;一是传统观念延续。强调产煤卖煤,增加地方费收,获取现实利益。两种经济观点存在,就有两种发展方式双重运行,使“三个转化”的实施受到干扰、打折。市场法则从来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眼前煤价的连续滑坡,再次给产煤卖煤亮出红灯。面临今年全国两会提出“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优化能源产业结构及国家能源战略西移的强烈信号,要达到煤、电两业绿色、高效、低碳、智能发展之效,选择对应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就是重中之重。如何联系陕情实际,着眼煤、电两业的当前与未来?笔者认为,应毫不动摇的推行“三个转化”,优先选择走国内实用技术*为成熟、并居****水平的煤转电发展路径,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煤价跌宕复返,电价稳步提升。电力是煤炭需求量*大的产业,占全国煤炭消费量的一半以上。以火电厂大宗用煤为例: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电煤价格先后从计划价、指导价走向市场调节价,经历了低位波动,持续飙升,价格回归三个阶段:
从上世纪90年代至2001年为低位波动阶段。这一阶段是计划价向指导价的过渡阶段,煤供大于需。煤市规律是三年一小幅波动,五年一大幅变化。电煤价格围绕每吨85元上下波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省国有重点煤矿由于历史欠账严重,生产设备落后,职工生活困难,生产经营艰难为继。民营煤矿多数处于歇业或半歇业状态,甚至倒闭。为了解决能源价格不合理现状,2001年我省将电煤指导价提升为117.58元/吨,但实际成交价仍低于指导价。尽管有政策性亏损补贴,国有重点煤矿仍亏16159万元,平均吨煤亏13元。
2002年至2011年为持续飙升阶段。这一阶段全国煤炭需求增大,电煤指导价执行一年后全面放开,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十连增”。此间,虽然我省许多新建、续建煤矿不断投产,产能大幅度提高,一些产煤大县相继出现了几乎人人参股煤矿,借款投资煤业的现象,但依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省内电煤由2002年的123.78元/吨飞升到2011年7月的*高632元/吨。主要动因是入世后我国国际贸易空前活跃,发展速度加快,用电需求紧张带动火电厂建设大规模铺开等多效叠加所致。
2011年以来为回落阶段。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我省电煤价格呈下滑趋势,但相对仍保持较高位运行。于2012年5月再次快速下滑,去年降为395元/吨。目前,仍呈下行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