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中国电力低碳转型高峰论坛”在京举办。论坛发布了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共同完成的《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研究》《新型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提升及政策研究》报告。
国家电投在江苏通过虚拟电厂成功实现39万千瓦的灵活调节,相当于低成本替代了新建的60万千瓦煤电机组,有效保障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降低系统整体用电成本。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强调,要加强技术创新,目前我们已掌握的技术还不能完全支撑我国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亟须实现重大技术的突破,甚至是一些颠覆性技术的突破。
数字化建设助力协调互动
“电力电源清洁化、电力系统柔性化、电力系统数字化、电力系统电力电子化是新型电力系统4个内在的本质特征。”汤广福表示,电力系统数字化,才能保证感知、互动、共享、灵活柔性、安全可靠、开放共享这些外部特征。
业内专家指出,目前电力系统数字技术和物理系统的融合不够深入,支撑转型的能力不足。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理论等与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需加强基础性研究。同时,大量的芯片、元器件等“卡脖子”和短板技术,仍然需要长期攻关。电力系统数字化应通过数字技术与物理系统的深度融合,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数字赋能。
推动电力系统向全环节的数字化和调控体系智能化转变,先进的通信、大数据、物联网技术要全面覆盖电力系统发输配用的全环节,用人工智能技术升级智慧化的调控运行技术,来打造新一代电力系统的中枢大脑。
多位专家表示,现阶段电力系统建设应提升数字分析水平,加强电网协调控制能力。目前电力系统呈现“双高”特性,传统分析方法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传统计划调度更表现出不适应新能源发展的情况,必须借助人工智能实现智能调度。同时,源网荷储需要纵向贯通,亟须数字化建设实现源网荷储协调互动。
“将来调度随着数字化程度提高,是由算法决定的。”江冰认为,传统的调度虽然已经实现了自动化,但基本上还是计划。
“未来能源网将以能源的分布式生产和利用为突出特征,在数字化技术驱动下,真正进化成自平衡、自运行、自处理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智慧能源系统。”李鹏表示。
杨昆建议,在中东部及南方负荷中心区域立足于核电、海上风电高效利用,探索建立送入电力加数字化技术、源网荷储高效协同的模式,并根据不同地区的电源特点和用电负荷分配特征来确定各自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