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8年提出的“南水北调”到1986 年设想的“西电东送”,再到 1998 年开始酝酿的“西气东输”,中国通过探索和实践分别实现了水、电、燃气的南北调配、东西互济,资源配置格局得以实现优化。这种跨区域资源调度以实现最优解的举措并非先例,如今,“东数西算”工程盛大登场。这项工程遵循了资源调度逻辑,旨在优化供求格局和资源配置,虽有相似,但它与之前的大型工程仍有着明显的不同。
最大的不同,就是来源于“东数西算”所调配的资源:算力。
从算力到算力网
当前,算力正在逐步成为一个新的衡量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在电气时代,电力作为重要的基础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保障,电力能否稳定、有效、快捷地获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经济社会能否良好运行。随着人类社会迈入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将扮演相似角色。
虽然目前受制于技术发展问题,算力还没有像电力那样对工业革命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但从云计算、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所发挥的价值来看,算力能带来的改变难以估量。如今的电力已经成为经济社会良好运行的“标配”,算力则成为了各行各业高精尖发展的“顶配”。
类比于电网为各类电气电子设备提供电力,算力网络是为数据的计算提供计算力服务的网络。原有的计算力资源通过算力网络实现整合优化,其可帮助原有各机构的算力资源实现共享、弹性按需调动,节省大量分布式边缘节点的资产投资和运维成本。
从实验室里的超级计算机到单位里的服务器、办公电脑,再到个人手里的手机平板,算力遍布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已然成为了当下重要的生产资料。随着技术的进步,物联网正在走向成熟应用,产生的数据量越来越庞大,对计算资源及计算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云计算在一段时间内曾充分满足了物联网终端设备的资源期待,但随着市场和技术的发展,物联网终端的数量飞速增长,设备不断产生实时数据,而受制于能源、土地等因素,建设在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的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数据处理需求的增速。幸运的是5G、全光网(网络传输和交换过程全部通过光纤实现)、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等网络技术的发展让网络传输不再是限制算力分发的瓶颈,在新技术的支持下,算力网络应运而生:将算力资源信息通过网络进行分发,在算力资源提供方与算力消费方之间搭建一个交易平台。也正是依赖于技术革新和算力网络模式的形成,“东数西算”拥有了技术上实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