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汽车发布无电池包CTC技术。据了解,该技术可使电池布置空间增加14.5%,车身垂直空间增加10mm,综合工况续航增加10%,并大幅提升安全性能;将搭载于零跑C01车型,实现量产。
该可量产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无疑加速了我国CTC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随着车身设计、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等技术逐步成熟,电动底盘技术竞争日益升维,电池系统与驱动系统集成化、底盘系统滑板化成为电动乘用车新的竞争热点。
其中,CTC的电池高度集成化技术是新一轮电动化底盘的核心技术之一,并在很大程度上加速着该趋势的到来。
确定的市场发展方向,直接激发了国内企业布局该领域的热情。
电池厂端,包括宁德时代、捷威动力等均入局该领域,其中以宁德时代最为典型。
去年底,宁德时代透露2025年前后计划推出第四代高度集成化的CTC电池系统,2028年前后有望升级为第五代智能化的CTC电动底盘系统。
宁德时代表示,CTC技术不仅会对电池进行重新排布,还会纳入三电系统,通过智能化动力域控制器优化动力分配和降低能耗,目标2030年前完成技术开发。
截至目前,宁德时代已通过合资、直接/间接入股、联合开发、战略投资等方式布局自身CTC产业链,涵盖动力电池开发及测试、算法与AI技术、盘毂电驱系统、芯片、无人驾驶、线控底盘、整车制造等领域。
主机厂端,包括大众集团、沃尔沃、上汽集团等企业也纷纷瞄准该领域,加速布局。
例如,去年3月,大众集团公开表示,相较于现在的MEB平台化技术,其将在下一代电池集成技术中考虑CTP和CTC两个方向。
同年6月,沃尔沃在Volvo Cars Tech Moment上透露了诸多动力电池技术方面的信息,包括第二代PACK技术、下一代CTC方案以及自产电芯等,并表示公司第三代电池系统集成技术的电池组将采用CTC方案和方形电芯。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该领域美国市场呈引领之势。美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Canoo已成功推出可量产一体化的电底盘车型;Rivian则凭借滑板式底盘实现了逆袭;特斯拉公开表示采用CTC技术的新款Model Y也将于今年实现量产。
面对此竞争格局,中国企业还需加快自身技术迭代步伐,才可占据竞争优势,抢占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