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比例清洁能源供电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必由之路,但需要更多灵活性资源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提供支撑。
储能作为优质的灵活性资源,在我国未来电力系统中将占有一席之地,但在相关政策和市场尚未清晰的情况下,其盈利空间和优化应用方式尚需进一步探索。当下部分地区要求新能源配置储能的方式有些操之过急,应谨慎测算其投资价值,建立促进其有效利用的激励机制,并通过市场途径推动行业的良性发展。
01高比例清洁能源供电成为是实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指出“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根据2019年我国碳排放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碳排放量达到近100亿吨,其中电力行业、工业、运输业占总排放量的90%以上,而电力行业排放量则占碳排放总量的50%左右。因此,实现“碳中和”首先需要实现电力行业“碳中和”,高比例清洁能源供电将是实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
02新能源电量高渗透电力系统需要灵活性调节资源
在电力系统中,经济发达地区负荷利用小时数较高(2019年江苏地区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约6070小时)。相对于传统电源,新能源利用小时数较低(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风电、光伏平均满负荷利用小时数为2082小时和1162小时),未来高比例清洁能源供电场景下,电力系统将由现阶段新能源装机高比例系统逐步进化为新能源电量占比高比例系统。在未来的电力系统中,为了满足负荷用电需求,需要数倍于负荷的新能源装机容量。未来新能源电量高渗透的电力系统需要同时考虑电网运行安全、负荷用电可靠性和新能源消纳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必然需要充分的灵活性调节资源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提供支撑。
灵活性资源既包括火电、带有库容的水电站、燃气电站、可调节负荷、储能等,也包括新能源自身,应从系统的角度出发统筹优化,共同参与到电力系统的运行调节过程中来。遗憾的是,当下但凡提及储能,普遍认为是电储能装置,尤其是化学电池,使灵活性资源的选择陷入局限,且不说现在尚未解决、未来却无法避开的化学电池的回收和处置问题。
03实现新能源配置储能有待储能成本的进一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