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是国家重点关注的一项民生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保障百姓温暖过冬、减少环境污染、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2017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以下简称《规划》),全面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作。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高度重视清洁取暖工作,建立了良好的组织机制、工作机制,制定了推动清洁取暖的一系列政策,包括价格政策、补贴政策、金融政策等,出台了相关行业标准,大大促进了清洁取暖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01前两年成效显著
经过2017~2018年、2018~2019年两个采暖季,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作总体进展顺利、成效明显。根据国家能源局2019年9月相关数据,截至2018年底,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率达到了50.7%,略高于《规划》2019年清洁取暖率50%的中期目标,相比2016年提高了12.5个百分点,替代的散烧煤约1亿吨,超额完成《规划》中散煤消减7400万吨的中期目标,反映出近两年清洁取暖的推进力度很大。
“2+26”重点城市作为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且所在省份经济实力相对较强,清洁取暖工作推进更快、力度更大。“2+26”重点城市清洁取暖率已达到了72%,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城市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96%,县城和城乡接合部的清洁取暖率达到75%,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率是43%,均超额完成《规划》中期目标。
根据统计,清洁取暖政策实施以来,北方地区十五个省(区、市),散烧煤消费大幅下降。减排二氧化硫78万吨、氮氧化物38万吨、挥发性有机物14万吨、颗粒物153万吨,可以说清洁取暖对大气主要污染物减排贡献显著,是北方地区大气污染物减排的一个很重要抓手。近两年,北方地区秋冬季的雾霾天数下降、空气质量达标天数逐年增加,特别是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改善更加明显。北方农村地区得益于“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取暖工作,切实改善了居住环境,提高了生活品质,促进了美丽乡村和生态文明建设,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如部分地区农户反映通过清洁取暖,实现了“气做饭、电取暖”,大大提高了生活品质。
按照热源不同,清洁取暖技术路线可以分为清洁燃煤集中供暖(包括超低排放热电联产和超低排放燃煤锅炉供暖)、天然气供暖、电供暖、可再生能源供暖(包括太阳能、生物质、地热供暖)、工业余热供暖等几种类型。目前北方地区清洁取暖主要是依靠清洁燃煤集中供暖,供暖面积占一半以上,其次是天然气供暖,面积约占三成,再次是电供暖,目前总体规模还不大,可再生能源供暖和工业余热供暖占比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