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温缺电,所以“虚拟电厂”概念又被带火了。
在一些“新能源赛道爱好者”眼里,似乎虚拟电厂具有无穷的魅力——缺电的时候一个指令,会出现一个神奇的阿拉丁神灯的虚拟电厂,让用电负荷往下降,电力用户还不受影响,以至于电网公司还给它起了一个时髦的名字:智能柔性负荷管理。
但是从商业的角度看,似乎并不是这样,目前单纯靠虚拟电厂没有持续盈利的机会。
虚拟电厂是一个技术概念,而非商业逻辑
虚拟电厂,是一个技术概念,技术和商业之间的鸿沟,是如此的巨大。
举个栗子:IBM最早提出“电子商务”这个技术概念,2011年开始,IBM拉上另一个信息化巨头SAP,亲自下场指导了“苏宁电子商务战略”,甚至IBM GBS的资深合伙人自己担任苏宁IT集团的二把手。
据说在苏宁,IBM最多的时候派驻了600多人。
最后的商业竞争结果,大家有目共睹,以至于“IBM+SAP+苏宁”的电子商务,被互联网电商界揶揄为:
西装电商
虚拟电厂也是如此,目前更多的还是概念型虚拟电厂
虚拟电厂的商业模式核心,依然是如何变现,而变现的关键问题,还在于市场的确立。
电力市场,场内与场外
电力市场分为两类,一类是省级/国家级电力市场,即一级市场,其目标是保证省级、区域级的电力网络中电力实时平衡和电量平衡。主要承担批发侧电力商品的交易,包括辅助服务市场、容量市场、输电权市场、电量市场(即现在大家认为的电力市场)。一级市场交易规则明确,交易门槛较高,交易品种较少,交易频次较低,单次交易规模较大,市场主体少。
另一类是省级以下的,即二级市场,主要保证地区级、城市级、园区级的配电网络的电力电量平衡,主要承担零售侧的电力商品交易。包括隔墙售电、负荷交易、各类场外的撮合交易、小规模偏差交易等。其特点是尺度小,交易品种多、交易频率高、市场主体多元且量大、单次交易规模小,参与门槛低,交易灵活。
电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就类似证券交易的场内、场外市场,是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关系。
随着电力系统末端的复杂度提升,比如大量分布式光伏、分布式储能、智能充电桩、柔性负荷、交直流融合配电网等技术的应用,围绕配电网的多级平衡问题就将进一步凸显,二级市场的重要性也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