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一语道出了如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窘境。
上海钢联发布的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涨至47.85万元/吨,电解钴价格涨至1.5万元/吨-1.6万元/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较今年4月已经有所下滑,电解钴价格也有所下降。理想汽车方面近日表示,近几个月来电池原材料成本已略有下降,但预计下半年仍将持续波动。
行业呼吁理性定价
对于电池原材料价格狂飙,陈士华呼吁上游企业理性定价,维持整个产业链长期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与客户共同应对行业危机。”上述零部件一级供应商负责人表示。供应危机也使得全产业链企业共同联动、积极应对。业内人士认为,受上游供应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供应链正在重塑。一方面车企、电池企业加大力度向上游延伸,通过买矿、加快自研自产电池等方式力图掌握电池话语权。与此同时,由于电池原材料价格仍在高位震荡,短缺情况短期内仍不能有效缓解,由此带动电池企业加快布局电池回收领域。
目前除特斯拉外,新造车企业没有一家可实现稳定盈利。而上游原材料供应紧张、价格暴涨给车企带来了更大的经营压力。不过,仍有车企表现不俗。例如,比亚迪在业绩预告中表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势头强劲,一定程度上对冲了上游原材料价格带来的盈利压力。
供应端的不利因素并未阻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的快速增长。中汽协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327.9万辆和319.4万辆,同比增长均为1.2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2.1%。据瑞银预测,今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将达到600万台,渗透率将达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