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伟股份已经与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原材料供应长单,预计双方在2022年-2030年实现三元前驱体、磷酸铁产品的采销总量将达80万吨-100万吨。
固体废弃物处理头部企业伟明环保发布公告称,拟投资不超过191亿元“跨界”建设锂电池新材料项目,包含高冰镍精炼、高镍三元前驱体生产、高镍正极材料生产及相关配套项目。虽然伟明环保是锂电领域“门外汉”,但该项目将由伟明环保联手盛屯矿业、青山控股、欣旺达设立的合资公司进行建设,那就另当别论了。
从业务协作看,伟明环保在融资方面占主要责任,目前已介入高冰镍生产领域;盛屯矿业、青山控股则在金属资源利用方面提供技术支持;欣旺达将为产品的研发和试制提供支持,并在满足同等质量和市场价格情况下,承诺优先采购合资公司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产品。
该合资公司模式不仅是产业链上下游相互融合的体现,而且贯穿“金属资源-金属冶炼-三元前驱体-三元正极-产品应用”超长一体化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关键环节,三元前驱体生产工艺精细且复杂,对具体参数的控制已成为其制备技术的核心壁垒,加之三元正极材料迭代升级,对三元前驱体的技术要求进一步提高,使得该领域技术壁垒不断提升。
招商证券就表示,三元前驱体行业的壁垒在于,企业往往需要根据下游客户锂电池的性能要求来定制三元前驱体,且三元前驱体产品的工艺参数存在差异化,行业新进入者短期内较难突破关键工艺技术。
对此,伟明环保也坦言这个布局存在一定挑战,三元正极材料生产在镍锂钴等原材料供应、生产技术工艺及成本控制、下游客户认证绑定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市场、技术及管理风险,项目实施存在一定的资金、人才及技术壁垒。
目前,三元前驱体定价采取金属价格+加工费的定价模式,加工费则根据加工难度和技术壁垒差异确定。涉足三元前驱体业务的企业有望增厚加工费收入而提升盈利能力,同时,产业链一体化趋势的出现,有利于加速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的迭代升级,或将搅动行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