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在山西沁水盆地的煤层气井口日产气量和日外输商品气量均突破550万立方米,年地面抽采能力超过20亿立方米。至此,沁水煤层气田成为全国最大煤层气田。
环比下降10万桶/日,远未达到增产目标,欧佩克曾计划6月将产量提高约27.5万桶/日。6月30日,“欧佩克+”第30次部长级会议决定将2022年8月石油总产量日均上调64.8万桶。阿联酋和沙特被认为是欧佩克中仅有的两个拥有闲置产能的国家,可以弥补俄罗斯的供应减少以及其他成员国的疲软产出。6月27日,阿联酋能源部长马兹鲁伊发表声明称,阿联酋目前石油产量接近“欧佩克+”协议中该国的参考产量上限,即每日316.8万桶。另据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截至2022年5月,全球拥有的剩余原油生产能力只有328万桶/日,不足2021年平均水平的一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国际石油市场的紧张形势。
国际油价呈现本轮计价周期的第一波大跌,WTI、布伦特原油价格双双大幅下挫,跌幅均超过5%。回顾整个6月,布伦特原油每桶下跌超过20美元,WTI每桶下跌近25美元。尽管目前全球石油需求仍然强劲,但对经济衰退的担忧无疑成为此次油价下跌的最大驱动因素。
美国最大的LNG终端之一自由港发生爆炸和火灾,该终端3条生产线随即关闭。自由港每天接收约20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约占美国LNG出口能力的16%,其停产事件震动美国天然气市场,并波及欧洲和亚洲市场。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接连两次发布通报称,由于德国西门子公司未及时向俄方交付送修的气体压缩机组等原因,俄气被迫缩减“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对欧洲的输气量。“北溪1号”是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现行最大跨境管道,连续两次缩减该管道共计60%的输气量,直接加剧了欧洲天然气供应压力。7月11日,“北溪1号”按照计划进入为期10天的年度检修期,暂停输气,这意味着欧洲因乌克兰危机和对俄制裁导致的天然气供应危机将进一步恶化。俄专家称,受此影响,预计整个7月“北溪1号”输气量环比将下降40%。而欧洲方面则更加担心这条管道检修期会延长甚至彻底停运,为此各国纷纷制定紧急应对措施。
《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2年版发布。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石油消费仍低于2019年水平,而天然气的消费则已高于2019年水平。
但与2019年相比仍低370万桶/日。从地区看,消费量增长主要来自美国(150万桶/日)、中国(130万桶/日)和欧盟(57万桶/日)。从行业看,需求不振主要体现在交通领域与航空相关的石油需求上,航空领域每日石油消耗量较2019年低250万桶。2021年全球石油产量同比增长140万桶/日,“欧佩克+”占到增量的75%以上。利比亚(+84万桶/日)、伊朗(+54万桶/日)、加拿大(+30万桶/日)是增产最多的国家;而尼日利亚(-20万桶/日)、英国(-17万桶/日)、安哥拉(-15万桶/日)是减产最多的国家。过去的一年,石油价格上涨约70%,布伦特原油均价达到70.91美元/桶,是自2015年以来油价第二高的年份。另外,2021年全球炼油产能出现近30年来的首次下降,减少约50万桶/日,主要是由于经合组织国家产能大幅降低(-110万桶/日),这是自199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