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目前已启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布局,计划2023年将形成基本产业链。
而站在产业链角度,钠离子电池商业化落地也离不开新材料的供应。在正负极材料、电解液方面,当升科技、多氟多、华阳股份、永太科技、联创股份、振华新材等企业都有所规划或布局。
作为国内锂电材料头部企业之一,当升科技与力神电池携手,在钠离子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等前沿技术领域加强合作。
从进展来看,氟化工企业多氟多的六氟磷酸钠产品已经批量发货,并在开发NaFSI产品。
间接持有中科海钠1.66%股权的华阳股份,计划投建千吨级钠离子电池材料生产线,一期项目已于2022年一季度末建成试产,钠离子pack电池生产线预计将于三季度末投产。
锂电负极材料企业翔丰华,针对钠离子电池开发的高性能硬碳负极材料,目前已在相关客户测试中。
另外,永太科技表示计划投资建设年产250吨钠离子电池材料项目,振华新材、联创股份也布局了钠离子电池相关材料、添加剂等的研究……参与企业仍在扩容。
不仅如此,钠离子电池相关项目建设最近数月明显加快。3月,全国最大钠离子电池规划项目——山西新阳清洁能源项目投入试产;4月,中建八局等单位与温州市签约,计划打造5条1GWh钠离子电池储能生产线产品;5月,上海璞钠能源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试及电芯实验线项目签约。
与此同时,这个“赛道”还吸引了资本“入场”。中科海钠、众钠能源分别获得华为旗下哈勃投资和碧桂园投资;钠创新能源与中信证券签署协议,将共同推进钠离子电池核心材料及相关产品的商业化。
产业链企业发力,各方参与者加快入局,佐证了对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前景的看好。中金公司分析表示,随着储能及乘用车、商用车等电动化的普及,不同应用场景对电池的成本、能量密度、快充能力、循环寿命、安全性等要求各异,已形成“锂离子”、“钠离子”、“钠离子+锂离子”等多种技术方案,更好地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就适用场景,中科海钠创始人胡勇胜认为,钠离子电池产品将主要应用于150Wh/kg以下场景,在储能电池和低速电动车领域,将成为锂离子电池的有益补充。
市场规模看,海通证券预计到2025年全球钠离子电池需求规模将达67.4GWh左右,渗透率将达到3.5%。
在一系列政策持续加码下,随着企业加大投入,技术不断升级,产业链逐步完善,未来钠离子电池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补充,并成为电池行业又一增长极,储能和低速电动车市场或迎来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