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上海、长春等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车企被迫减产、停产。同时,芯片短缺等问题持续,导致今年新能源乘用车普遍涨价。今年是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最后一年,那么,在后补贴时代,何种政策才能支撑新能源汽车市场稳定发展?
不同车型需要不同的政策组合
推荐:发电机维修中的常见问题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快速增长支撑了2021年汽车总销量增长。”能源基金会交通项目组高级项目主任龚慧明日前表示。在他看来,目前我国公交已实现全面电动化,客车销量进入平台期,货车销量持续增长,但货车电动化比例低,其中轻微型电动货车占比仅2%,中重型电动货车占比仅1%,“货车电动化成为汽车全面电动化的关键。”
推荐:柴油发电机品牌经营
纵观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有力的产业政策一路相伴。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刘斌及其团队曾对2018年-2019年的新能源汽车激励政策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他们结合政策弹性系数和指标权重系数分析,衡量政策工具对产业发展的相对贡献力,最终得出结论:从中央政策层面来看,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政策总体有效,其中购置补贴对推动产业发展的综合效果最为明显,贡献度达到54.83%,第二名税收优惠政策的贡献度为15.38%。
刘斌表示:“购置补贴和税收优惠是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政策,贡献度之和超过60%。在市场推广效果方面,交通支持政策的贡献度(16.01%)仅次于购置补贴(51.87%)。但同时,政策体系仍有一定缺陷,如过度依赖补贴等。”
刘斌建议,应对私人乘用车、城市公交、长途客车、城市物流及货运物流采取不同的政策组合,使得新能源汽车和燃油汽车的综合成本基本相当,推动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如在研发环节,中央和地方可以打造创新平台、提供研发资金支持;在生产环节,可以实施消费税、商用车积分、企业所得税、产业基金等相关政策。”
全面电动化仍需精准施策
龚明慧指出,不同车型、不同应用场景需要的政策支持差别较大,“目前汽车电动化阶段仍需精细化、精准化、差异化施策。”
其中,货车电动化还处于“扶上马”阶段,经济性激励措施和非经济性管理手段非常重要。柴油货车的污染物和碳排放量大,轻型、中重型货车销量较少,电动化程度低。“补贴及税收减免政策应重点围绕目前的技术、市场供给和消费需求展开,对有较大调整的中枢性货车要精准施策。”龚明慧表示。同时,乘用车电动化已进入“送一程”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