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发布首款量产氢能乘用车C385,车辆电堆来自神力科技,综合续航700km以上,馈电氢耗低至0.65kg/100km。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广汽、上汽、海马、东风、一汽等车企均在燃料电池乘用车上传来新进展,长城也明确提出要推出全球首款C级氢能SUV。这似乎意味着,此前发展相对缓慢的燃料电池乘用车将进入到一个发展新阶段。若果真如此,以中国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近300万辆的规模推测,燃料电池产业链有望迎来非常广阔的发展新空间。
福建省政府发布《福建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指出加快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同步探索发展燃料电池乘用车。
广州政府印发《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探索氢燃料电池高端乘用车产业化。去年11月,河南政府印发《河南省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提出支持燃料电池乘用车在政府公务用车、出租车、私家车等领域应用。同月,苏州发布通知,提出对燃料电池乘用车按照搭载燃料电池系统的额定功率进行补贴。
此外,多家国际车企业加快了燃料电池乘用车的推进速度。今年4月,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SUV——NEXO中国版正式获得北京新能源汽车牌照,这意味着现代首款符合中国法规的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将合法上路。该车将于今年在国内上市。
今年3月消息,宝马iX5 Hydrogen氢燃料电池车已进入量产前的后期研发阶段,小规模量产车型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投产。2月,捷豹路虎官方已确认将转型燃料电池动力总成的开发,首款搭载燃料电池系统的车型极有可能是揽胜极光,并有望在今年进行路试。
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球氢能汽车销量为2269辆,较去年同期增长20.3%,其中乘用车占比在80%以上。
燃料电池乘用车的“春天”在2030年?
基于多元化探索,以及燃料电池在乘用车市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国内燃料电池产业链上有几家企业已经在乘用车方向上展开技术探索。
比如,燃料电池供应商中有神力科技、雄韬氢瑞、氢璞创能、德燃动力、新源动力、未势能源、捷氢科技等;车载供氢系统供应商中,中材科技已经研发完成乘用车70MPa高压力储氢气瓶,这算是一大重要突破。燃料电池产业链企业在有意识地向乘用车方面进行业务拓展。
方向是对的、势头是向好的。但目前国内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目前我国燃料电池乘用车的产品成本仍然比较高,电堆的价格大致在4000元/kW,一辆乘用车的电堆可能需要80kW,仅电堆的成本就需要30多万元,储氢设备也要几万元,导致整车的成本仍然要比燃油车和电动车高出不少,这是氢燃料乘用车市场推广的一大制约性因素。”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表示,预计2028年~2030年,是中国氢燃料乘用车真正开始市场化的时间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