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近日教育部发布的文件,“氢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被正式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该专业属于工学、能源动力类,修业年限为四年,华北电力大学已增设了该专业。
推荐:单缸柴油发电机的维护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氢能产业迎来发展,产业技术水平及规模不断取得突破,与此同时,氢能产业面临人才紧缺问题。受访人士认为,“氢能科学与工程”正式成为本科专业是重大利好,下一步应注重提升产业人才质量及产学研融合建设。
推荐:柴油发电机组气缸盖的结构
复合型人才稀缺
记者了解到,此前仅有部分高校研究生、博士生及博士后的课题会针对氢能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加上不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同,导致氢能产业整体人才紧缺。
2019年,“氢能技术应用”专业曾入选《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成为专科专业。记者梳理发现,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佛山氢能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等已设立氢能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可从事氢能系统运行、检测维护、检验分析、电池装配与维护、安全监管等工作。
“专科院校能够一定程度上满足氢能产业对于专业技术工人的需求,但氢能产品的升级与技术迭代,需要更多复合型人才。”四川博能燃气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彭雪峰对记者表示,目前,高质量的氢能人才较为稀缺,氢能专业成为本科院校专业之一对产业发展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骥翀氢能董事长付宇认为,现阶段的氢能和燃料电池行业,正在经历从功能样机到高可靠性、可量产商业化的转变过程中,需要更多产品工程师。对于一个氢能产品工程师而言,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也需要成体系的产品开发思维,应该投入更多资金和资源从本科开始培养,并争取让氢能加入研究生阶段的专业目录。
培养模式可持续
氢能相关本科专业的增设也将进一步保障产业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持续性。
付宇坦言,一般而言,燃料电池产品的开发周期通常需要3年到5年,“十三五”以后,随着氢能行业的兴起,人员流动性变得更大,很多人员还没有参与一个完整的产品开发流程,就到了另一个公司,持续系统地进行人才培养尤为困难。
“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目前国内的存量人才只有几十人,主要集中在中科院大化所进行理论学习,并在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做产业化开发。‘氢能科学与工程’将为产业持续带来更多高质量工程师,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付宇表示。